跳转到正文内容

乌克兰开建切尔诺贝利反应堆新掩体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4月27日07:18  中国广播网 微博

  中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切尔诺贝利,这个名字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乌克兰地名,而是那场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核事故的代名词。整整26年前,1986的4月26号,凌晨1点24分,这个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、最可靠的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突然发生爆炸,瞬间把相当于上百颗广岛原子弹的辐射量洒向乌克兰的天空之中。

  北京时间昨天晚上8点,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出席了一个特殊的开工典礼,切尔诺贝利一个新的封闭掩体即将破土动工,替换26年前的老的封闭系统。

  当时,苏联方面使用混凝土对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进行了封闭,这就是人们后来耳熟能详的“石棺”。而昨天晚上开工建设的这座新掩体则是国际合作的产物,得益于乌克兰在去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国际捐助会议上共募集到5.5亿欧元的捐款。

  据新华社驻乌克兰记者穆黎明报道,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新“石棺”耗资9.35亿欧元,大多数资金是来自世界各国政府的捐赠。2015年完工后的新“石棺”将有105米高,260米长,可将4号核反应堆完全覆盖。4号核反应堆依然被1986年核事故发生后建造的混凝土“石棺”覆盖,但“石棺”现在已经开始损害,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险正在增加。

  虽然事故已经过去整整26年,但事故影响还在继续。有数字显示,截止目前核辐射造成了27万人罹患癌症,其中9万多人死亡,产生畸形儿不计其数。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估计,全球有20亿人间接受到事故的影响。更有科学家预测,完全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后遗症,需要整整800年。

  正如总统亚努科维奇所说,切尔诺贝利不是乌克兰一个国家的问题,而是整个地区甚至全人类的问题。新掩体能够阻拦泄露的放射性物质,但不能掩盖人类在探索利用核能的道路上付出的努力和代价。在和平利用核能的道路上,人类任重而道远。

分享到: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
微博推荐 | 今日微博热点(编辑:SN010)

 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2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